來源:山西日報 時間:2022-06-10 09:43:16
6月6日,《山西日報》報道高河能源典型經驗——
以先進技術擁抱智能時代,潞安化工高河能源建設國家綠色智能示范標桿礦
“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一線當過掘進機司機,受作業環境、地質條件、掘進裝備等因素制約,掘進可以說是最苦最累的活,也是工人們最不愿意干的專業?!?022年5月24日,潞安化工高河能源機電部部長張凱告訴記者。
如今,高河能源相繼建設完成的智能掘進工作面實現了掘進機可視化遠程操作、掘進輔助裝備集中控制、各類設備運行狀態實時動態感知和監控。掘進期間,工人坐在井下集中控制室或地面遠控中心,動動手指即可操控掘進機進行作業,工人的作業環境好了,同時也帶來了掘進效率和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高河能源擦亮“先進數智”和“創新綠色”的底色,不僅率先建成了全省綠色智能充填開采示范基地,而且在智能化建設的大道上越走越穩健,越走路越寬。
藍圖變現實,智能化探索漸入佳境
“煤礦智能化建設是一條全新之路,也是未來煤炭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但同時又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作為國家級智能化建設示范礦井,我們必須敢于先行先試,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突破越多、優勢越強?!备吆幽茉锤笨偨浝砣伪⒄f。
2020年5月高河能源被確定為山西省建設的10個智能化礦井之一;同年8月,高河能源籌劃兩年建設完成的E2308智能化工作面,實現了“自動控制為主、人工干預為輔”的采煤模式,順利通過省級專家驗收,成為潞安化工集團首個智能化工作面,全面拉開了高河能源智能化建設序幕;2020年11月,高河能源又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為該公司打造智能化礦井標桿注入了信心。
2021年是高河能源智能化建設的推進實施年,該公司全面建設完成了MOS智能管控平臺、5G融合通信平臺、云數據中心,以及12個生產子系統的智能化改造,實現了井上下31個場所的無人值守;依托智能管控平臺,開發了37個智能化應用場景,為采、掘、機、運、通、地質、安全等專業的業務推進和跨系統聯動,提供了技術支持;建成了集團首個智能配件倉儲平臺,僅需要一塊小小屏幕控制,就可以將所需配件,在3分鐘內通過智能倉儲機器人和傳送帶運輸到取貨點。
2022年是企業強基立標年,高河能源全面開啟了建成國家綠色智能示范標桿礦新征程,以全方位推動綠色智能采掘、5G智能應用、智能化洗煤廠為突破點,全面提速公司綠色智能建設步伐。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高河能源將全面建成集5G、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應用等于一體的智能化建設體系,奠定公司綠色智能開采在行業的領先地位……高瞻遠矚謀長遠,腳踏實地加油干,綠色智能示范標桿礦建設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
全方位升級改造,智能化突破勢頭強勁
5G“邂逅”高河,成功測試全國首個井下礦用“5G”新通話,“一套智能管控平臺”不斷實現“自我突破”,“一個云數據中心”甘當“幕后英雄”,“N個智能化業務子系統”建設“包容有序”……今年,“山西高河能源智能化礦井項目”列入山西2022年省級重點工程新基建項目。目前,高河能源全要素、全鏈條、全方位的智能化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力爭把企業提質增效推向新高度。
5月3日9時50分,從井下膠帶順槽工作面傳過來一幅圖片,膠帶輸送機滾筒固定底座開裂急需更換,這是跟班隊干用煤礦防爆手機從生產一線拍攝的高清圖片。工作人員根據圖片快速尋找,10時29分,另一張圖片從地面傳至井下,經過確認,尺寸型號與原件相同,滿足安裝要求;10時35分,安排干糧工捎至井下工作面;13時10分,設備恢復正常運行。要在之前,處理此故障,因為零部件匹配、溝通交流、遠距離運送等問題,需要10多個小時。
“通過5G低延時、高速率、廣連接的特性,我們應用了多功能手持終端,全力打造移動的智慧礦工?!弊詣踊块L王書告訴記者。
將工業視頻+AI分析應用于安全管控,智能識別人員誤入禁區、不戴安全帽、跨越皮帶等不安全行為;應用于煤溜系統,實現了鐵器、雜物源頭管控;應用于“一鉆一視頻”,智能測算鉆孔深度、智能監控打鉆質量。
智能管控平臺融合了生產、安全、機電、經營等各類系統的海量數據,構建了分析駕駛艙,實現了數據的智能分析與決策;礦井精準定位系統采用UWB精確定位技術,實現了對井下“人員、車輛、設備”等移動目標的厘米級精準定位。
智能綜采工作面作為綠色智能示范礦建設的“重頭戲”,實現了各采煤設備的一鍵啟停、采煤機記憶截割、自動跟機移架、大溜自動找直、設備健康診斷等功能;智能掘進工作面,采用“掘錨一體機+自移機尾+帶式輸送機集中控制”的成套設備協同控制模式,實現了遠程控制、姿態實時監測、自動截割、自動糾偏等功能。
人才活力迸發,為智能化升級賦能助力
為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擴大創新成果、彰顯創新合力,高河能源組建了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這個創新工作室共有59名成員,其中研究生學歷占比15%,成立了10個智能化創新小組,將智能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變為課題,短短兩個月,論證立項了20個智能化創新項目。
創新工作室研究開發了主運輸系統微信小程序,使用kepserver底層采集軟件,將井下7部主運輸皮帶設備運行實時數據寫入MySQL數據庫,并接入微信平臺。值班人員、皮帶維護人員通過微信小程序查看主運輸各類設備實時運行狀態,快速診斷現場故障,幫助維護人員提高故障處理效率。
為解決便捷式捕塵網除塵效果差、移動不方便、標準化程度不高等問題,該創新工作室還自主研發了智能感應自動折疊式捕塵網,實現了防塵網自動開合、噴霧自動啟停。最受職工歡迎的是,這個智能捕塵網還安裝了底座和滑輪,不用人工進行拆卸、搬運,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
“原來我們安裝一次移動捕塵網,最少需要4個人協同作業,智能捕塵網投入使用后,只用1個人就可以做到,僅此一項,我們每個月就可節約人工投入8000多元?!蓖L部副部長董凱告訴記者。
回憶起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掛牌那天的情景,監控站王慧芳說:“領導的期望值很高,我的信心也很足,工作室的大學生有基礎、有能力,只要好好干,不怕困難失敗,一定能出創新成果?!?/p>
與此同時,高河能源還成立了大學生智能化采煤班組和掘進班組,主要負責原煤開采、巷道掘進及智能化設備檢修維護?!拔覀兺ㄟ^持續不斷培養,讓大學生人才真正成為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現場中‘能干’的‘三能’復合型人才,既能做高效生產者,又能做智能設備維護者,真正安全高效推進高河智能化礦山建設?!备吆幽茉锤笨偨浝砉顒傉f。
責任編輯:李世臣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