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日報 時間:2022-06-08 10:03:36
6月6日,《山西日報》報道司馬煤業典型經驗
草長鶯飛,新柳吐綠。春風拂過之處,一片生機勃勃!在山西潞安化工集團司馬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司馬煤業),特色“算賬”文化的興起如同和煦暖人的春風,在這場“春風”的吹拂下,一種新的文化力量正拔節生長,一場刀刃向內的管理革命正席卷上下。資源難題得以破解、管理流程重塑再造、效率效益疊加升級,這個礦井正鉚足一股子改善管理效能的勁頭,加速推動高質量發展。
立柱架梁 構建企業特色“算賬”文化
司馬煤業是潞安化工集團的集約高效礦井之一,近年來,隨著一采區高指數煤質資源越來越少,企業面臨效益滑坡的危機。
2017年,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破解資源問題和效益問題,提出了“以煤質銜接為中心部署采掘洗運銷的一體化戰略”,根據煤質指數精準配比各采區資源,重點建設了西風井、三采區1303工作面、選煤廠301皮帶,企業漸漸從困境中突圍。
2020年,潞安化工集團全面推行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司馬煤業將精準配煤戰略、內部挖潛改造、全面預算管理、科技提質增效等方方面面舉措分析規劃,建立了“算大賬、算細賬、算長遠賬”的特色“算賬”文化。
“算效益大賬”聚焦安全、資源、煤質三項重點,樹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理念,通過抓“大系統”、治“大隱患”、抓“關鍵事”、究“關鍵人”,補齊安全短板;圍繞資源存賦實施充填開采、沿空留巷技術,釋放一采區高指數煤與現有煤種進行精準配比,增加經濟效益;實施以煤質銜接為中心安排采掘抽銜接的生產組織模式,強化煤質管控,全方位加強產運銷一體管理,使得主要經濟指標大幅提升,優質煤炭資源“吃干榨盡”。
“算增效細賬”堅持開源節流并舉,通過優化采掘工藝、節支降耗、預算管理、修舊利廢等手段,將“算賬”文化滲透至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構建起“用人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集約高效生產模式。如:在掘進工作面放大錨桿排距、優化幫部錨桿間距、減少錨桿布置等措施,節約成本397元/米,全年可節約600余萬元;通過實施轉載膠帶巷改造,實現一、三采區和二采區煤流混配,減少三采區煤倉建設投入,節約資金1406萬元;對選煤廠進行脫介篩和浮選系統擴容改造,實現年洗選能力提升60%,精煤回收率提高1.5個百分點。目前,該礦井生產經營過程中,大到重點工程、材料消耗,小到一個油桶、一度電全部被納入“算賬”范疇,全礦總動員,形成了班班節約、人人“算賬”的精益管理模式。
“算發展長遠賬”瞄準企業戰略規劃目標,致力于培育和釋放優質資源,通過加快村莊搬遷進程、開發利用下組煤等重點項目建設,培植企業發展后勁,延長礦井服務年限至少20年。
重點突破 綱舉目張釋放巨大活力
2022年,面對集團對標挖潛的基礎目標、奮斗目標和挑戰目標,司馬煤業對標先進,穩扎穩打,緊盯重點工程,優化采掘部署,深挖增效潛能,讓特色“算賬”文化發揮更大作用。
該公司立足配焦煤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對3個采區進行規劃建設,最大限度盤活資源,為企業延長生命線。實施“建下壓煤條帶膏體充填開采”項目賦能一采區,最大限度釋放一采區高粘結指數煤,實現釋放保安煤柱1400萬噸;二采區實施“沿空留巷”,實現無煤柱開釆、防止回風隅角瓦斯積聚、減少回采巷道掘進量“一舉三得”;三采區建設正酣、厚積薄發,為靈活調整采區配煤,實現源頭煤質最優化提供堅實力量。
舉一綱而萬目張。采區“算賬”極具挑戰性,披荊斬棘才有收獲,同時,也極具引導性,一項項極富含金量的“算賬”實舉相繼推出——
加快8-2#、9#、15#煤的配采開發和利用,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
積極推進鮑村、胡家莊村搬遷工作,爭取相關政策優惠,力爭在2022年完成鮑村搬遷項目,釋放下覆煤炭資源;
綜采工作面應用端頭剪網放煤工藝應用,工作面每循環實現多放煤30噸,日可創造價值16.2萬元;
選煤廠浮選系統改用德國巴斯夫藥劑,藥劑消耗對比降低0.035千克/噸,全年可節約183.46萬元;
圍繞降低洗煤介質、水、電、天然氣消耗,優化供熱系統、水循環工藝,開展礦區照明、地表水復用、污水復用等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設備,優化主煤流系統節電290萬千瓦時,節約電費約140萬元;6kv變電所更換為DAS模塊式補償,節約電費約37.6萬元;定期、分區域對礦區用水、用電量進行消耗數據分析,節約150萬元;
……
“算賬”,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如今,司馬煤業各職能部室、生產隊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職工們紛紛賽點子、賽創意、賽水平,形成“喚起職工千百萬,圍繞‘算賬’同心干”的生動局面,司馬煤業的這本“精益賬”也算得越來越細,越來越精。2022年,該公司首季度贏得“開門紅”,實現了產銷量雙雙創新高。
數智支撐 澎湃動力助藍圖變現實
2022年初,省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提出“4句話32字”要求,以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支撐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司馬煤業在集團戰略指引下,瞄準“流程管控、數智支撐”,在智能化礦井建設上精準發力。
司馬煤業為發揮大數據在全面預算、流程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在潞安化工集團首批開發了“數智精益管理運營平臺。該平臺利用標準化采集,將企業數據深度融合,在數據共享、互動互聯、降本增效、智能化決策等方面實現了新的探索。通過該平臺,無論是隊組材料員,還是企業管理人員,都可以根據權限提取所需的數據信息,包括各類材料庫存、數據上報情況、日成本、日產量、日利潤、成本構成、成本費用明細等。平臺項目負責人成瑜介紹:“數智精益管理運營平臺用數據賦能經營管理,給我們裝上了‘最強大腦’,讓一切用數據說話,使得管理更加科學有效?!?/p>
煤炭地銷領域卡點、堵點多,人為管理難度大。2022年3月,司馬煤業以數智化為支撐,構建起汽運銷售無人值守新模式。車輛系統叫號、自動識別出入場、自動裝車、無人值守過磅、電子磅單……通過一系列智能識別技術,汽運無人值守計量系統實現了無人值守自動稱重,具有數據精確、數據通用、防作弊性等特征。該系統使整個銷售過程數據不落地,無需人員參與,避免司機從入礦到出礦的各個環節和現場工作人員過多接觸,使運銷過程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流程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從而使汽運銷售業務實現可控、實時監管的智能煤炭運銷全閉環管理。
不僅如此,司馬煤業全面推進“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對井下供電、排水、主運輸系統等進行了無人值守改造,減少崗位操作人員64人,使得礦井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智慧礦山的基因已經注入,司馬煤業滿懷信心,將繼續立足價值,創新創造,打造企業發展新生態,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李世臣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