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2-06-09 09:11:13
常村煤礦干部作風建設工作紀實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常村煤礦立足價值創造,聚焦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持續以“管理提升”和“作風轉變”作為打造特別能戰斗的“常家將”“常家軍”的關鍵,力爭將作風建設的正效應轉化為提升工作質效的正能量。各級干部鍥而不舍轉變作風,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直面“硬骨頭”;以勤勉盡責的態度,提振“精氣神”;以實干興企的行動,增強“戰斗力”,帶動全員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使得“新時代標桿引領型礦井”的金字招牌底色愈發鮮明、厚重。
“利劍”高懸 “震懾”常在
沒有什么詞語比“干部作風簡報”更能反映這幾年常村煤礦“作風整治”在干部群眾中的千鈞分量!這里面,飽含著責任和擔當,承載著信任和期盼,隱含著震懾和警醒,毫無疑問,也暴露了少數干部的種種不足和問題。
“部分干部存在工作執行力不強,只做表面文章,不能真抓實干;擔當意識不強,工作畏首畏尾,利己主義嚴重;缺乏精益思想,沒有經營者觀念……”《干部作風簡報》里的每條問題都直擊痛處、每項責任都追究到人、每個處分都令人警醒。
“某某某受到行政記過處分”“某某某行政警告處分”……重則撤職,輕則警告。每期《干部作風簡報》從“一張紙”變成了“一堂課”,變成了“一面鏡”,變成了長鳴的“一座警鐘”。
從2020年5月至今,常村煤礦進行追責落實共刊發《干部作風簡報》50期。今年上半年,共刊發《干部作風簡報》8期。涉及科隊9個,科室5個,基層隊組4個;涉及干部11人,反面典型11人次。其中:行政記過2人,行政警告1人,罰款8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人數下降,問題減少;各級干部在履職盡責方面有了明顯提升;干事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擔當性進一步增強;干部下井“三三制”的落實、查究隱患“三違”的提升……這都是干部作風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從重安全到守底線,從移文山到填會海,從減考核到提效率,從勤算賬到提效益……常村煤礦作風建設已經無孔不入、點滴滲透進了礦井改革創新發展的方方面面。
不論“痕跡” 只看“實績”
“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那些‘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睂嵖儾攀穷I導干部德才素質的集中體現和綜合反映。
中心工作在哪里,作風建設的主戰場就在哪里。今年起,常村煤礦干部考核全面啟動精益?算賬文化專項考核評價體系。即將日常工作與精益項目相結合,重點考核全礦各單位精益項目、精益團隊、精益個人等工作的完成情況以及成本管控的落實執行情況。立足“現實需求”,聚焦“精益運營認識、算賬意識、市場意識、成本管控意識”等方面,加強對算賬文化的評價。以此作為衡量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量、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
干部各自對照工作實際,找準“責任田”,做到“既要多打糧食、又要增加土地肥力”。相關監管部門每月對全體干部的工作業績進行“晾曬”,通過“嚴管+問責”,給干部套上“緊箍咒”,個個都以實干為榮,以實績說話。該礦按照“分類、分線、分項”的原則,采取“定性和定量、日常表現和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動態記錄干部實績表現,每季匯總排名、半年考核評價、年度綜合考評,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導向、監督作用。深化隊組反考核管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修訂完善《科室服務隊組評價辦法》,構建開放、持續改進的評價體系,切實轉變機關作風,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和職工群眾滿意度。完善“基層隊組工資匯批機制”,自覺接受職工群眾監督,構建更加開放、透明的工資發放體系。針對礦井創新項目,實施群眾效果評價機制,切實提升創新的效率效能。
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重一線、重業績、重公認……常村煤礦樹立起了鮮明的干部作風“風向標”。
激智勵行 以愛“賦能”
談到干部,尤其是基層工作者,“忙”是他們的工作常態,“累”是他們的生理常態。
“無論當天睡得多晚,起床的鬧鐘永遠是早上6點。有時候,井下有狀況,那就又是一個‘白加黑’”,不過綜采一隊隊長郭曉明坦言,“基層干部最怕的不是工作苦,希望能少一點苛責,多一些理解與寬容”。
干部考核的得當與否事關群體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改革創新的動力與活力。如何做到既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又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解好這個“方程式”,常村煤礦精細考核干部管理方法給出了答案。
常村煤礦堅持考用結合,將考核結果與中層管理人員選拔任用、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等結合起來,促進擔當作為,推動能上能下,嚴厲治庸治懶。
精準激勵。大力實施科隊效能提升激勵工程,精準評定基層隊組、干部月度表現情況,對于工作提升明顯,效果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建立考核返還機制,充分挖掘干部自主工作、主動提升的內驅管理效能,避免和消除礦井“以罰代管、無效考核”管理的負面效應,切實發揮好考核機制的正面牽引作用。積極推進項目化管理制度,對礦井重要工程、重大任務、重點工作,實施專人專項項目化承包機制,干部職工工資與獎金同工作績效直接掛鉤,打破“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大鍋飯薪酬分配機制,實現按勞分配。全面實施干部薪酬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按勞分配、按效分配”“基薪+職務薪+績效薪+各類津貼”常村特色中層管理人員薪酬分配模式,薪酬分配充分體現崗位差異化、能力差異化、效能差異化、績效差異化,進一步調動廣大干部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紅線退出。制定“干部十二條紅線”退出辦法,對于違反紅線管理人員,直接降職免職或調離崗位,為廣大干部劃底線、明標線、出紅線。出臺“干部積分制”實施細則,真正發現一批敢于擔當負責的好干部,甄別一批不作為混日子的差干部,激勵一批具有培養價值的中堅力量。
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懲戒,各級領導干部履行“一崗雙責”發生了明顯變化,個人業務素養、專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剖也块T作風漂浮現象逐步消除,“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大有改觀,“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已漸成常態。干部下井“三三制”的落實,下井質量明顯提升,上半年不達標人數同比2021年減少54人次,下降率45.38%。
常村煤礦基層干部用自己的苦干實干贏得了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以及人民群眾的理解、認同和尊重。
真抓實干、承壓奮進、勇毅前行……干部作風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將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向新的臺階邁進!
(文 許翔)
評論:
發揚斗爭精神 持續轉變作風
好作風,是干事創業的保障,是善作善成的法寶,能不能扎下根、傳承好,決定著企業發展的高度和質量。常村煤礦把干部作風轉變作為治企興企的硬任務,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施以超常規的舉措,總體抓,系統轉,徹底改,推動干部作風和精神面貌根本好轉,在作風轉變攻堅戰場上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仗”。
實踐表明,作風轉變的過程,不僅是搬開“絆腳石”、喝退“攔路虎”、攻克“硬堡壘”的過程,也是將“價值成就你我”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深植于干部員工心中,不斷引深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的過程。潞安化工越是進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緊要關頭,我們越要拿出頑強勇毅的斗爭精神,向不良作風宣戰,向頑瘴痼疾開刀,堅韌不拔、鍥而不舍,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改進作風關鍵要識別“敵人”。毛澤東指出,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在作風轉變攻堅戰的戰場上,我們斗爭的對象是誰?常村煤礦堅持問題導向,作了明確回答:是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擔當意識不強、精神狀態不佳、工作消極懈怠等不擔當問題;是在重大任務面前,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空喊口號、不見行動等為官不為問題;是創新不夠、進取乏力、習慣憑經驗考慮問題和辦事等標準不高問題;是工作主動性差,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等效率低下問題;是目無組織、自由散漫、紀律松懈等紀律不嚴問題。黨員干部中存在的這五大突出問題,有的是積弊甚久、漸演成習;有的是習以為常、不以為意;有的是主觀怠惰、“撞鐘”哲學。它們就像深入骨髓的“病灶”,一步步從內部瓦解企業的進取心和生命力,從根本上阻滯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步伐。弄明白壞作風,明確了好作風,就能在日常工作中撥云見日,逐步排除掉阻礙發展的主觀因素。只有“形式主義”“經驗主義”“人情羈絆”“尸位素餐”等不良風氣有效遏制,才能為責任意識、大局觀念、先進的管理理念及契約精神的注入騰出空間。只有發動廣大干部員工向習以為常的“看慣了”“干慣了”的積弊開刀,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太平官”發難,開展一場自上而下的靈魂深處的革命,才能構建起企業治理現代化秩序,推動精益化管理向更高階段邁進。
轉變作風關鍵要有真內容。作風轉變持久戰任務重、要求高,不能浮于表面,在形式上打轉,而要始終保持堅定的立場,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真抓實干,動真碰硬。找到問題,才能發現堵點,解決難點。常村煤礦常態化刊發《干部作風簡報》,對每一個問題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進行深度剖析。從隊組虛報進尺到不安全行為管控不力,從“礦長書記熱線”問題處理不及時到常態化預防性安全監察暴露的問題,對每一個通報事項,措辭犀利,溯源深入,考核嚴厲,整改徹底,彰顯了對投機取巧、失責失察、有令不行、弄虛作假等行為嚴厲打擊的態度,“劍鋒”直指思想根源,不見真相決不收手。
作風轉變不能粗枝大葉、得過且過,而要做到精細化、機制化,行動有抓手,落實有舉措,管控有制度,系統聯動,多措并舉。常村煤礦采取“正向引導、科學評價、精準激勵、典型引領、靶向施策、紅線退出”六大手段,確保干部作風轉變見實效。從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明確好干部選用標準,到完善隊組反考核機制,切實轉變機關作風;從實施科隊效能提升激勵工程,發揮考核機制的正面牽引作用,到選樹先進,實現典型引領;從下沉責任關口,做到精準問責、徹底問責,到出臺“干部積分制”實施細則,暢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轉變作風與實際工作互為融合,與機制構建相輔相成,使作風轉變的效能不斷轉化為管理提升的潛能、效益提升的動能,用生動的實踐詮釋了“好作風是戰斗力,也是推動力,更是凝聚力”這一樸素的真理。
轉變作風關鍵要看“領導干部”。作風的轉變,風氣的革新,“關鍵少數”至關重要。如果領導干部不動真格,不痛不癢,下面也會上行下效、應付差事,作風轉變只會淪為“口頭禪”、好看的“官樣文章”。如果領導干部能責重山岳,時時、處處帶好頭,在歪風邪氣面前勇于斗爭,在急難險重中能挺身而出,就能發揮“領頭雁”的正效應,革除積弊,摧枯拉朽,營造改作風有勁頭、樹新風有干頭的濃厚氛圍。常村煤礦將作風轉變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列出任務清單,分解職能部門,形成“轉”的合力,倒逼領導干部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安全賬”、“效益賬”,時刻警醒懸在頭頂的“問責棒”,時刻堅守底線思維,增強紅線意識,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盡心竭力履職盡責,干事創業,拼搏進取。
在持之以恒的攻堅下,領導干部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明顯增強,帶頭解放思想、帶頭開拓創新,帶頭真抓實干,帶頭自我革命,逐步把改進作風內化為一種精神追求和自覺習慣,以良好的作風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為企業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只要拿出“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執著,拼出“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勁頭,保持長期抓的耐力、反復抓的韌勁、深入抓的狠勁,我們一定能打贏作風轉變攻堅戰,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拼出新業績。
(文 郭艷霞)
責任編輯:李世臣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